眼下,垃圾分类处理早已成为人类合理利用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。近几年里,市区内的许多街道旁设置了外形美观、功能实用的分类垃圾箱。然而这些分类垃圾箱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利用,不但垃圾没有被分类投放,而且还有很多分类垃圾箱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。如今,随着这些分类垃圾箱被破坏严重,市区内也已经很少能见到它们的“踪迹”了,取而代之的则是简易的普通垃圾箱。 多数人投放垃圾不分类 市区内的分类垃圾箱自设立以来,始终都没有被正确使用,很多市民在投放垃圾时都没有考虑到分类问题。记者在市区内找到了几个已经并不多见的分类垃圾箱,在半个小时里,看到十几位市民往这几个垃圾箱内扔垃圾,他们都是随手将塑料饮料瓶、纸巾、食品包装袋等丢进箱内,几乎都是怎么方便怎么丢,似乎都对垃圾箱的分类功能视而不见。 记者在观察中发现,在为数不多的能够将垃圾分类投放的人中,大多数都是年纪比较小的中小学生。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扔垃圾的市民,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不将垃圾分类投放时,一位中年男士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:“没注意。”而一位年轻女士则对记者的提问有些许不快,悻悻地说:“能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就不错了,谁有工夫分类?你怎么不看看那些随地乱扔垃圾的呢?”还有一位老年人表示,不太清楚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该如何分类。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位刚刚按照分类投放垃圾的学生,这位13岁的孩子非常认真地告诉记者:“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,爱护环境,人人有责。” 分类垃圾箱体遭到破坏 记者发现,市区内分类垃圾箱数量的逐渐减少,不仅仅是因为多数市民使用不当,更是因为个别人的恶意破坏。在市区内,很多分类垃圾箱都是因为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而被撤销的。在这些被破坏的分类垃圾箱中,有的虽然还是有“可回收垃圾”和“不可回收垃圾”两个投放口,但箱内两个装分类垃圾的铁箱内胆都不见了,不管从哪个口扔进去的垃圾,都会混杂在一起,或者散落到周围的地上。 记者发现,这种分类垃圾箱的背面都有两扇上着锁的小门,正常情况下,这小门应该是环卫工人在清理箱内垃圾时才打开的,那些丢失了内胆的分类垃圾箱,有一部分小门的锁已经被破坏,有的干脆连小门都不见了。但令人费解的是,还有许多垃圾箱的小门仍然锁着,内胆铁箱却丢失了。 另外,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还有很多分类垃圾箱的外部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,有的是被砖头、棍棒打砸的,也有被人用脚蹬踹的,甚至还有人往垃圾箱里扔过点燃的爆竹,各种破坏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 环保不能只靠有关部门 在采访中,不少市民在提到分类垃圾箱的使用和保护问题时,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,市政、环保、环卫等部门应该加强对分类垃圾箱的管理和保护,对于受到破坏的垃圾箱及时进行维护。但记者也发现,很多市民本身对分类垃圾的认识不够,还有些市民根本不知道这个垃圾箱具有垃圾分类功能。据记者了解,一般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属、布料,而不可回收垃圾一般包括食品残留物、烟头、油漆颜料、煤渣、过期药品、化妆品等。 分类处理垃圾,可以使很多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,同时也会让许多污染性较强的垃圾得到更加妥善的处理,如果市民们能够在丢弃垃圾时稍加注意,就可以将垃圾分类投放。记者认为,要正确使用和保护好分类垃圾箱,不能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努力,更要依靠广大市民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,只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,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。(本报记者 张风) (责任编辑:新闻编辑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