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气腾腾的粉条生产厂房,晾晒场上挂满万缕千丝、晶莹剔透的粉条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……节日期间,记者来到了通榆县新华镇育林村。这个村在包保部门吉林省监狱管理局的帮助下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将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,并且为全村致富奔小康探索了一条新路径。
“在这个小村子里搞这么大一家企业,说实话,一开始心里挺没底的,多亏有包保部门的支持和帮助,才能这样顺利地把企业建起来。”育林农产品加工公司总经理郭来宝这样告诉记者。育林村地理偏僻、土地贫瘠,在过去是典型的贫困村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,吉林省监狱管理局成为了该村的扶贫包保部门,育林村的命运也从那一刻起彻底被改变了。
省监狱管理局在包保育林村之初,就开始积极谋划,为育林村寻找脱贫致富的出路。经过一番了解,包保干部发现育林村的土地适合种土豆和杂粮。于是就开始鼓励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们广泛地开展种植。土豆种出来了,销售却成为了新的课题,倒不是卖不出去,只是育林村比较偏僻,而土豆的附加值也比较有限,高昂的运费使得土豆销售的利润变得更加微薄。
随着脱贫攻坚中“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在各地不断推进,育林村也看到了新的希望。省监狱管理局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,与通榆县当地企业合作,在育林村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公司,开展粉条生产和杂粮加工。经过包保部门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,育林村的粉条厂终于在去年12月正式开始投产。
这是通榆县域内第一家粉条生产企业,同时还肩负着带领全村乃至全镇脱贫致富的艰巨使命。经过对市场的细致调研,育林农产品加工公司决定独辟蹊径,以传统手工粉条制作工艺替代现代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式,把几近失传的手拍粉生产出来并推向市场。
为此,他们高薪聘请了来自河北的有着30年传统手工粉条制作经验的师傅,改进了生产设备,开创了一系列高效的传统手工粉条生产模式,在保证质量的同时,还能最大限度提升生产效率。育林粉条厂生产的粉条,色泽晶莹,口感劲道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目前,育林农产品加工公司还在积极拓展新的市场,力争把优质的传统手工粉条销往全国各地。
粉条厂让育林村乃至附近十里八村的土豆都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,创造了更高的价值,同时还解决了近30位贫困村民的就业,让他们人均月收入达到三四千元以上。企业还与育林村及周边各村的土豆种植户签订了土豆种植订单。此外,在春节前夕,育林农产品加工公司还为全村贫困户分红40多万元。(本报记者 张风)
(责任编辑:新闻编辑) |